欢迎访问南京三生万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沙生植物介绍丨草麻黄
发布日期: 2020-08-21

草麻黄,学名:Ephedra sinica Stapf,为麻黄科草本状灌木植物,高20-40厘米。别名麻黄草、华麻黄。产于辽宁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西北部及陕西等省区。适应性强。草麻黄为吉林省3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,中国明令禁止采集野生资源。草麻黄为重要的药用植物,生物碱含量丰富,为中国提制麻黄碱的主要植物。



形态特征

草本状灌木,高20-40厘米;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,小枝直伸或微曲,表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,节间长2.5-5.5厘米,多为3-4厘米,径约2毫米。叶2裂,鞘占全长1/3-2/3,裂片锐三角形,先端急尖。雄球花多成复穗状,常具总梗,苞片通常4对,雄蕊7-8,花丝合生,稀先端稍分离;雌球花单生,在幼枝上顶生,在老枝上腋生,常在成熟过程中基部有梗抽出,使雌球花呈侧枝顶生状,卵圆形或矩圆状卵圆形,苞片4对,下部3对合生部分占1/4-1/3,最上一对合生部分达1/2以上;雌花2,胚珠的珠被管长1毫米或稍长,直立或先端微弯,管口隙裂窄长,约占全长的1/4-1/2,裂口边缘不整齐,常被少数毛茸。雌球花成熟时肉质红色,矩圆状卵圆形或近于圆球形,长约8毫米,径6-7毫米;种子通常2粒,包于苞片内,不露出或与苞片等长,黑红色或、灰褐色,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,长5-6毫米,径2.5-3.5毫米,表面具细皱纹,种脐明显,半圆形。花期5-6月,种子8-9月成熟。

草麻黄的“果实”(实为肉质苞片)生物碱含量甚低 ,可小量食用 ,网上传言的所谓“毒性”之说并不可信 。



分布范围

草麻黄产于辽宁、吉林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西北部及陕西等省区。蒙古也有分布。



生长习性

草麻黄适应性强,习见于山坡、平原、干燥荒地、河床及草原等处,常组成大面积的单纯群落。喜凉爽较干燥气候,耐严寒,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砂质壤土、砂土、壤土均可生长,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粘土不宜栽培。用种子及分株繁殖。



药用信息

草麻黄为重要的药用植物,生物碱含量丰富,仅次于木贼麻黄。木质茎少,易加工提炼;由于常生于平原、山坡、河床、草原等处,故易于采收,因此在药用上所用的数量往往较木贼麻黄为多,为中国提制麻黄碱的主要植物。



药材形态

药材来源为麻黄科草麻黄的干燥草质茎。秋季采割绿色草质茎,晒干。呈细长圆柱形,少分枝,直径1-2mm,有的带少量质茎。表面淡绿至黄绿色,有细的纵棱线,触之微有粗糙感。节明显,节间长2-6cm,节上有膜质鳞叶,鳞叶2,稀3,锐三角形,长3-4mm,先端反曲,基部常连合成筒状。质较脆,易折断,折断时有粉尘飞出,断面略呈纤维性,周边绿黄色,髓部红棕色,近圆形。气微香,味微苦涩。



药用功能

发汗散寒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用于风寒感冒,胸闷喘咳,风水浮肿,支气管哮喘。蜜炙麻黄润肺止咳,多用于表症已解,气喘咳嗽。

来源:百度百科